預防肌少症 養肌計畫不能等


近年來國人罹患「肌少症」年齡有年輕化趨勢,30歲以下得到肌少症比例竟高達三成,且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發現,台灣肌少症是亞洲第一,現在40歲的人,將來有高達八成的人可能會臥床不起!醫師專家呼籲,中壯年時期須及早因應,存夠肌肉本錢,減少老年相關疾病的發生。《健康2.0》主持人鄭凱云及營養師和健身教練,將告訴你如何訂定養肌計畫。

彰化基督教醫院骨科王偉勛醫師表示,肌少症稱為「骨骼肌衰老症」和「老年性骨骼肌減少症」,人體到了40歲後肌肉質量逐年下降1-2%6070歲肌肉量流失開始加速,是一種老化過程。

「肌少症」患者外觀看起來可能跟常人沒有兩樣,但肌少症容易造成行動靈活度下降、體能肺活量變差、基礎代謝率減少、免疫抵抗力衰退,並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,如果中壯年時沒有養肌,一旦步入老年,由於肌少症導致的行動不便、體能衰退、感染住院、長期臥床的發生機率就會逐年升高。

肌肉被稱為「人體的第二個心臟」,更是骨骼健康的守護神,身體保固年限只有50年,因此養肌計畫不能等,平常可以利用深蹲來訓練下半身肌力,上半身可以練背肌,不僅能改善駝背,還可增加全身性的肌肉群。還有哪些養肌運動,以及吃什麼來增肌等,節目中還有營養師、健身教練親自示範,教您用正確方式,幫助身體增加肌肉,維持更好的體態、體能和身體的健康。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,每週六、日晚間9點《健康2.0》!





以下內文出自: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kpoovmcss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